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51吃瓜
 
 
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概况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契机,培养从事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生物质和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开发和设计、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聚集了一批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较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年来,本专业承担国家农业部科技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各类省级项目16项,科研经费900多万元;承担横向课题21项,课题经费达2000多万元;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件,已成功转化10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承担教学改革研究(含质量工程)项目9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4篇;出版社专业教材(含辅助教材)11部;获教学奖励5项。
专业带头人:刘明华
51吃瓜
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开发基地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工程、环境化工、环境材料、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入选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福建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和2006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为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福建省纸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造纸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环保协会科技顾问、《功能材料》、《51吃瓜
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编委会委员及多家国际和国内核心刊物审稿专家。
 

                     本专业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项目负责人  | 
1  | 功能化还原性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无机微污染物的作用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6-2019  | 刘明华  | 
2  | 基于可修饰胶原纤维模板合成一维介孔TiO2基催化剂及构效关系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6-2018  | 肖高  | 
3  | 磁性银/银卤化物等离子体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MCs作用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2017  | 李小娟  | 
4  | 纳米零价铁@氢氧化镁的合成、活化机制及其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2016  | 王永好  | 
5  | 光电子协同微生物调控重金属离子价电子转移的微观机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计划  | 2014-2018  | 程扬健  | 
6  | 溶性六价铀的微生物沉降与转化及其环境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2017  | 程扬健  | 
7  | 新型无支撑2D纳米片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界面电荷迁移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2016  | 梁诗景  | 
8  | 木质素基染料分散剂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  | 2014-2017  | 刘明华  | 
9  | 陶瓷行业节能降耗关键性技术中添加剂的开发及产业化  | 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  | 2014-2016  | 刘明华  | 
10  | 还原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的还原吸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2013  | 刘明华  | 
11  | 钼基复合氧化物固溶体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2013  | 毕进红  | 
12  | 表面调控纳米金属硫化物(CdS、MnS)的相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2013  | 王永净  | 
13  | “采用两步氧化法制备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的方法”等5件专利(总金额700万元,到校经费200万元)  | 福建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 2014-2017  | 刘明华  | 
 
                                          本专业承担的部分教学改革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启讫时间  | 立项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1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  | 51吃瓜
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项目  | 2013-2015  | 51吃瓜
  | 刘明华  | 
2  | 水处理剂制备及应用  | 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立项项目  | 2013-2015  | 51吃瓜
  | 刘明华  | 
3  | 环境化学  | 网络课程建设项目  | 2013-2014  | 51吃瓜
  | 毕进红  | 
4  | 生物质能技术  | 网络课程建设项目  | 2013-2014  | 51吃瓜
  | 林春香  | 
5  | 再生资源工艺和设备  | 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 2012-2013  | 51吃瓜
  | 刘明华  | 
6  | 构建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产学研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51吃瓜
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 2011-2012  | 51吃瓜
  | 刘明华  | 
7  |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  | 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 2011-2012  | 51吃瓜
  | 刘明华  | 
8  | 再生资源导论  | 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 2011-2012  | 51吃瓜
  | 刘明华  | 
9  | 再生资源分选利用  | 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 2011-2012  | 51吃瓜
  | 刘明华  | 
  
                                           本专业获得的主要教学及科研奖励
序号  | 名   称  | 获奖人  | 获奖年度  | 
1  | 第六届福建紫金科技创新奖“水煤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刘明华  | 2014  | 
2  | 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 刘明华  | 2014  | 
3  | 香江学者奖  | 梁诗景  | 2014  | 
4  | 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两亲型改性木质素水煤浆添加剂及产业化”  | 刘明华、刘以凡  | 2013  | 
5  | 福建省专利奖三等奖“碱木素-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水煤浆添加剂”  | 刘明华  | 2013  | 
6  | 6•18突出贡献奖  | 刘明华  | 2012  | 
7  | 第九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  | 刘明华  | 2012  | 
8  |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 刘明华  | 2013  | 
9  | 宝钢优秀教师奖  | 刘明华  | 2012  | 
10  | 51吃瓜
2013-2014学年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 刘明华  | 2014  | 
11  | 51吃瓜
教学名师  | 刘明华  | 2014  | 
12  | 51吃瓜
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刘明华、刘以凡  | 2013  | 
13  | 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第一名  | 毕进红  | 2011  | 
14  | 51吃瓜
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优秀奖  | 毕进红  | 2011  | 


专业教学与学生培养


部分教学、科研获奖证书
 
 
 
自编专业教材